体系认证
无公害食品认证
农产品质量认证始于20世纪初美国开展的农作物种子认证,并以有机食品认证为代表。到20世纪中叶,随着食品生产传统方式的逐步退出和工业化比重的增加,国际贸易的日益发展,食品安全风险程度的增加,许多国家引入“农田到餐桌”的过程管理理念,把农产品认证作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同时能降低政府管理成本的有效政策措施。于是,出现了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GMP(良好生产规范)、欧洲EurepGAP、澳大利亚SQF、加拿大On—Farm等体系认证以及日本了JAS认证、韩国亲环境农产品认证、法国农产品标识制度、英国的小红拖拉机标志认证等多种农产品认证形式。
我国农产品认证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农业部实施的绿色食品认证。2001年,在中央提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背景下,农业部提出了无公害农产品的概念,并组织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各地自行制定标准开展了当地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在此基础上,2003年实现了“统一标准、统一标志、统一程序、统一管理、统一监督”的全国统一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内一些机构引入国外有机食品标准,实施了有机食品认证。有机食品认证是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的一个组成部分。
另外,我国还在种植业产品生产推行GAP(良好农业操作规范)和在畜牧业产品、水产品生产加工中实施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当前,我国基本上形成了以产品认证为重点、体系认证为补充的农产品认证体系。
2020
为了保障食品的风味,很多的食品在制作、保存、运输过程中都会加入各种添加剂。粗略计算一下,我们一天下来吃的各种零食饼干、果汁饮料,可能有上百种的食品添加剂被我们吃进肚子里。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有23个类别、2000多个品种,包括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 着色剂、防腐剂、甜味剂、增稠剂、香料等。也就是说,在我们吃的各种食物里,可能都含有食品添加剂,并且我们每天
2020
文章导读9月11日,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发布通知,为落实食用农产品生产经营者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规范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管理,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云南省农业农村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制定了《云南省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管理暂行办法》。详细内容《云南省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管理暂行办法》第一条 为落实食用农产品生产经营者质
2020
第一条 为规范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工作,保证产地认定结果的科学、公正,根据《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制定本程序。第二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以下简称产地认定)工作。第三条 申请产地认定的单位和个人(以下简称申请人),应当向产地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
2020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或企业必须具备四条标准(一)、产品或产品原料产地必须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的生态环境标准。(二)、农作物种植畜禽养殖及食品加工等必须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操作规程。 (三)、产品必须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和卫生标准。 (四)、产品的标签必须符合《无公害农产品标志设计标准手册》中的规定。 1、 农药使用准则:提倡生物防治和生物生化防治、应使用高效